协同Highlights(3月)| 陶勇教授成功完成全球首例i-NYS受试者植入手术 BeeBot机器人引领外墙清洗新时代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1. 超目科技i-NYS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完成全球首例植入
近日,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团队和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南宁水木子基金投资的超目科技临床团队数月的精心准备,北京朝阳医院作为临床试验组长单位,由陶勇教授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i-NYS(植入式眼部肌肉神经刺激器)的受试者植入手术,标志着i-NYS进入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产品注册的临床试验阶段。该例手术使用的i-NYS是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王乐今教授团队历时19年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是世界上首个专用于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新技术。该植入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王乐今教授创办的超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进入新里程。
2. 开启国产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新时代—图湃医疗“子午”获批上市
近日,由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南宁水木子基金投资的图湃医疗自主研发的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成功取得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正式上市!
图湃医疗 “子午”是采用扫频OCT原理的光学生物测量仪,是图湃医疗继 OCT系列产品后第二款获批上市产品。作为眼科领域的诊断金标准,光学生物测量仪在临床被广泛应用。扫频OCT原理的光学生物测量相较于传统产品提供了更多测量参数,同时提高了数据检出率,实时可视化减少由于测量引起的误差。
“子午”作为国产全新扫频生物测量仪,实现了“动态全景眼轴成像可视化”,测量过程中可实时显示从角膜到视网膜的断层结构,因此可以在拍摄过程中检测到固视异常或眼部异常,例如晶体偏心、倾斜或黄斑区异常,能客观评价生物测量的准确性。
 
图片关键词
3. 史河机器人BeeBot系列机器人重磅发布 引领外墙清洗新时代 
3月28日,由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江苏中诺子基金投资的史河机器人于上海国际清洁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开展首日,重磅发布外墙清洗机器人BeeBot系列产品—BeeBot Pro。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人口下降、人工成本升高,传统的“蜘蛛人”高空清洗方式存在高风险、低效率等问题,安全隐患、人工成本、清洗效率已成为行业痛点,高空清洁市场亟待机械化、智能化的外墙清洗解决方案。秉持着“让世上没有危险的工作”这一使命,历经三款产品的迭代创新与沉淀,史河机器人重磅推出BeeBot系列外墙清洗机器人,外观上非常轻巧便捷,整体设计布局呈现为一个X形,形状非常类似于蜜蜂的两个翅膀。该系列产品以蜜蜂为设计原型,产品取名为BeeBot,也是因为BeeBot系列机器人具备着像“蜜蜂”一样的勤劳、灵动、聪明、协作等品质。BeeBot Pro整机裸机重量仅为47kg,最大爬壁作业速度可达12m/min,清洁效率为900㎡/天,适用于最高180米的楼宇玻璃幕墙、金属、木制板和光滑石材等外立面材质的清洁,任意固定锚点,部署方便快捷,机器人采用系留供电方式,自动收放,方便优雅,持续稳定,攀升高度直观可视。
 
图片关键词
4. 西湖欧米又一IVD产品获批!
3月28日,由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德州幂方子基金投资的西湖欧米样本保存液在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审批分局获得了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这是欧米又一个获批的IVD产品。
样本保存液是一种等渗平衡盐溶液,能够有效保护组织/细胞样本,通常用于保存和运输组织/细胞样本。样本保存液含有的有效成分能提供必要的营养环境,保持组织/细胞的完整形态,使其充分悬浮和分散。
今年1月5日,西湖欧米首个IVD产品面世——公司自研的蛋白、多肽提取或纯化试剂获得了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许可。
西湖欧米是一家专注于 AI 赋能的微观世界数据公司。欧米致力于以蛋白质组大数据技术创新为驱动力,联合多模态大数据,助力精准医学和药物研发。
图片关键词
5. 云知声×TCL,以AI唤醒智慧空气
近日, TCL正式上线小金聆智慧语音空调挂机系列,用语音交互开启更智能、更便捷、更贴心的家居生活体验——在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天津磐谷子基金投资的云知声“蜂鸟”芯片与AI技术应用的加持下,TCL小金聆智慧语音挂机空调不仅让用户摆脱了遥控器,更给予了空调在语音交互上更多的表现力和智慧场景适应能力。
作为智能家电赛道的佼佼者,TCL一直致力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交互体验。早在去年12月,搭载云知声AI对话交互技术的TCL小金聆空调柜机上市,就已经收获了一波热切关注;此次,TCL小金聆空调挂机继续携手云知声,聚焦智能语音交互,持续打造“懂你的健康空气专家”。
6. 福瑞电气发布新一代降压DC-DC(DCL),功率覆盖至9-12kW
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南宁水木子基金投资的深圳福瑞电气在2023年第一季度,发布了FRD120系列新一代隔离式降压DC-DC变换器(DCL)。
FRD120系列降压DC-DC变换器,满足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应用要求,采用了新一代电力电子技术,性能在福瑞电气原有产品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由于软开关技术的采用,峰值转换效率超过96%;功率密度更高,体积较上一代产品降低一半,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福瑞电气FRD120系列DCL额定功率覆盖3kW、6kW、9~12kW,输出电压覆盖13.8V及27.5V,输入电压覆盖200~800V。能够满足目前所有主流DCL的应用需求。
深圳福瑞电气是中国燃料电池大功率DC-DC及空压机控制器行业领先企业,是专业的大功率直流电源和电子负载开发企业。
作为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子课题承担单位,深圳福瑞电气开发的燃料电池DC-DC产品性能、可靠性及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
7. 福建首例 !品驰医疗3.0T磁共振兼容可充电脑起搏器植入术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顺利开展
近日福建省首例由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南宁水木子基金投资企业品驰医疗出品的3.0T磁共振兼容可充电脑起搏器为核心的植入手术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顺利开展。
52岁的陈先生,6年前因左手抖动诊断为帕金森病,求诊于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神经内科费国强专家团队,反复调整药物后患者双手抖动仍较明显,药物起效时间也逐渐缩短,当药效减弱,患者手抖严重、无法自行进食。
考虑药物控制不佳,神经内科医生为患者做了详细精准的评估,包括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以及认知等非运动症状,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患者植入的电极位置准确,术中测试显示,电生理微电极描记结果良好,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8. 福贝生物1类抗体新药获批临床
3月20日,中关村协同创新直投基金投资的福贝生物宣布,其自主开发的具有全新作用机制(FIC)的1类创新单抗类药物FB1001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临床试验许可。该药物拟开发用于治疗急性视神经病变,包括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急性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FB1001是福贝生物创始人鲁白博士基于“聚焦于病理生理学调控,通过增强神经保护和修复,达到减缓并终止病程进展”的研发策略,开发的一款具有全新靶点和作用机制的原创新药。FB1001通过特异性激活 TrkB受体的下游信号通路,起到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临床前的相关研究显示,玻璃体腔注射FB1001具有明确的视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及可靠的安全性。
9. 单次测序准确率刷新达97%!齐碳科技技术全新迭代升级
3月10日,中关村协同创新直投基金投资的齐碳科技“2023‘演进 无所限’技术升级发布会”于线上举行,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谢丹博士重磅发布了全新迭代升级的K2体系,带来了更准、更稳、更高效的测序体验。单次准确率从90%跃升至97%,Consensus 准确率(70x)从Q40提升至Q50,不仅 Homopolymer 分辨能力大幅提升,还实现了高精度短序列测序,同时上样量也大幅减少。
此次技术升级带来的整体测序性能提升,意味着国产纳米孔测序技术迎来一次飞跃,展现了齐碳科技在纳米孔测序核心技术上持续迸发的创新活力,释放出国产纳米孔测序技术的无限潜能!
作为国内第一家全面掌握纳米孔测序技术并将之推向商业化的企业,齐碳科技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基因测序仪为核心,配套有试剂、芯片及软件的测序平台。此外还有实验室自动化、生信分析等应用支撑产品,形成了完整的基因测序全链条解决方案。
 
图片关键词
10. 行易道4D雷达科委项目通过验收 获专家一致肯定
3月3日,由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天津磐谷子基金投资的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北京市科委《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成像毫米波雷达研制》项目验收会议在北京市举行。专家组最终同意该预研项目通过验收。
本课题成果将极大提升车载毫米波雷达目标探测能力,为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实现目标分类、目标识别、智能化路径规划等功能提供优质、可靠的环境感知技术基础;同时作为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不可或缺的车载传感器产品,实现市场开拓,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从商业化实现而言,该项目研发成果适用于4D前向毫米波雷达,截至目前,行易道关于该项目的科研成果AMRR300已获得韩国客户(ERAE)定点,并有多家国内客户在商务对接中。
从应用前景而言,随着智慧交通领域对毫米波雷达需求的不断增加,4D毫米波雷达以其更远的探测范围,更高的测量精度的优势,受到很多交通领域客户青睐,基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平台,应用于交通领域的4D毫米波雷达计划2023年初启动开发。未来,4D毫米波雷达将会在技术和产品化方面不断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