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协同Highlights:定期汇集协同基金系投资企业的发展动态,追踪投资科技企业的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我们相信,硬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磐石。我们希望,聚力支持科技企业的新发展,与您一起洞见未来,拥抱未来。
1、齐碳科技携手两大国家级科研中心,共同推进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发展!
近日,由中关村协同创新直投基金投资的齐碳科技与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两大国家级科研中心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齐碳科技与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新型生物材料,有效提升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表现;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合作,将依托齐碳科技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基因测序仪,开发与优化可用于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的方法,为纳米孔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迈出关键而坚实的一步。
2、纽迪瑞科技【柔性压感触控】方案助力小米四曲瀑布屏实现无孔一体化
近日,小米正式发布首款四曲瀑布屏概念手机。四面88°超曲屏设计,让画面如水一样向四周流动,放在桌上犹如一颗晶莹的水滴。四周边框几乎全部由屏幕取代,机身没有开孔、没有按键,真正实现了一体无孔式的未来设计。
由中关村协同创新直投基金投资的纽迪瑞科技“柔性压感触控方案”在小米四曲瀑布屏实现无孔一体化中得到了应用。
另外,vivo旗下子品牌iQOO推出了2021款旗舰机型——iQOO 7,基于纽迪瑞科技先进的柔性压感触控技术,升级新一代Monster Touch屏下双控压感功能,并进一步开发全感操控系统、以拓展触觉、视觉、听觉等感知维度,为手机游戏爱好者与职业玩家带来了更沉浸、更自然的旗舰级游戏体验。
3、倍速提升量子计算机运行效率!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发布
量子计算机是第二次量子技术革命的产物,一台足够强大的量子计算机甚至能超越全球经典计算机的算力总和。随着谷歌、IBM、英特尔、微软等科技公司的巨额投入,量子计算硬件技术渐趋成熟。目前,全球范围内可供使用的量子计算机约有50台,国内仅有本源量子等少数企业面向大众提供量子计算服务,量子计算资源仍然稀缺。如何高效稳定地利用量子计算资源成为量子计算发展的下一个难题。参考经典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的思路,研制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成为有效管理、利用量子-经典计算资源的最佳途径。、
由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天津磐谷子基金投资的本源量子团队开发出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其量子计算任务并行化执行、量子芯片自动化校准、量子资源系统化管理功能让当前稀缺的量子计算资源得以被高效利用。
4、北京奔驰首选蓝谷智慧能源开启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合作
近期,由协同基金管理的廊坊蓝天基金投资企业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蓝谷智慧能源”)与北京奔驰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奔驰)就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并在北京奔驰工厂举办“北京奔驰动力电池工厂梯次利用项目发运启动仪式。
5、微岩医学与润达医疗建立战略合作,共建“中国病原微生物天网实验室”
近日,由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德州幂方子基金投资的微岩医学与润达医疗(A股代码603108)达成战略合作,微岩医学作为病原精准诊断的高科技企业,润达医疗作为全国领先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共同建设“中国病原微生物天网实验室”。
本次合作,微岩医学与润达医疗将依托各自在检验医学领域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聚焦于病原微生物检测,共同推进感染/传染性疾病精准诊疗的平台建设。未来,微岩医学和润达医疗将与全国300家以上三甲医院合作,共建“中国病原微生物天网实验室”,构建中国区域人群的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学数据、临床数据、耐药基因数据以及智能化分析平台。
6、捷通华声助力民生银行首家“智慧银行体验店”!
近日,中国民生银行首家“智慧银行体验店”正式发布。“智慧银行体验店”坐落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域,是中国民生银行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举措。
民生银行推出的“智慧银行体验店”,以“金融+科技+生态”融合的建设理念,充分应用“5G网络、客户图谱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虚拟数字、生物识别、人工智能、智能物管"八类新兴主流技术,聚焦六维智能设计,为客户提供三重全新金融服务体验,是目前业内应用技术最广、服务功能最全、场景链接最多、生态融合最深的智慧网点。
作为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由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南宁水木子基金投资的捷通华声与民生银行已达成多次合作。在本次民生银行“智慧银行体验店”的打造过程中,捷通华声更是提供灵云智能音箱解决方案,全面助力民生银行“智慧银行体验店”的智能化建设。
7、我国首颗商业SAR卫星海丝一号在轨满30天,所摄应急图像协助联合国抗震救灾
2020年12月22日,由厦门大学等单位根据海洋科学研究与遥感应用市场需要提出需求,由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天津合勤子基金投资的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电科38所研制的海丝一号卫星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2月25日,海丝一号卫星首次成像工作即成功获得首批在轨图像,填补我国商业SAR卫星的空白,实现了商业SAR卫星数据的国产化。
截至2021年1月22日,卫星在轨运营已满30天。期间,卫星各团队开展多项在轨测试任务,成功获取了大量星载SAR图像,并在印度尼西亚苏拉维西岛马穆朱发生6.2级地震后,立即开展应急成像任务,于2021年1月17日11时56分对该区域进行成像。
8、长扬科技向CNNVD提供Dnsmasq相关高危漏洞预警
近日,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发布了与Dnsmasq相关的多个漏洞通报,由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保定基石子基金投资的长扬科技作为CNNVD技术支撑单位积极、快速响应,为此次漏洞发现、分析挖掘和验证提供了高质量的技术支持。长扬科技安全研究院基于自身技术优势,积极配合CNNVD完成漏洞报送、应急响应、合作支撑等支持工作,安全漏洞挖掘、安全信息收集和应急响应等能力得到了CNNVD的高度认可。
9、重磅上线 | 柯林布瑞智能自动化全流程单病种质控上报系统
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与切入点,如何减轻医务人员单病种填报的工作量、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及满足国家政策要求,成为单病种质控信息化需解决的重中之重。
基于国家政策要求,以及医院在单病种质量控制与上报过程中的诸多痛点问题,由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德州幂方子基金投资的柯林布瑞自主研发了智能自动化全流程单病种质控上报系统。从质量控制、资源消耗两个维度对单病种诊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信息进行数据采集、监控、管理和上报,最大限度的为医院上报数据提供便利,为医院落实单病种质量管理要求提供技术支撑。
10、突破行业技术瓶颈!求臻医学MSIsensor-ct新算法,实现ctDNA检测限0.05%,助力bMSI检测临床大规模应用
近日,由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德州幂方子基金投资的求臻医学生信团队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USTL)医学院丁莉(Li Ding)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基于NGS数据检测血浆ctDNA中MSI状态的新算法——MSIsensor-ct。该算法在bMSI检测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解决了现有的ctDNA MSI检测方法在ctDNA含量<0.4%的样品中表现较差的问题。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生物信息学领域重要科技期刊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SCI影响因子:8.99,中科院JCR数学与计算生物学1区Top期刊)上在线发表。
文章对1,565例癌症样本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进行了MSI相关特征的深度挖掘,对自主的MSIsensor算法进行了系统的优化升级,建立了高精度的机器学习模型,对ctDNA含量0.05%以上的样本MSI检测准确率高达99%以上,突破了现有的ctDNA MSI检测方法在ctDNA含量上的限制。
该研究结果让液体活检筛查MSI状态有望成为肿瘤组织取样困难或不足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常规检查工具,帮助“不限癌种”的抗癌疗法筛查有效人群,同时求臻医学也将该算法应用于ChosenOne599等产品血液样本的检测中,将进一步用于描绘中国癌症人群的MSI图谱,助力肿瘤的精准免疫治疗。